三斤白面包歇后语
1. 是有的。
2. 这个歇后语的原因是因为“三斤白面包”和“三斤炸鸡”谐音,形成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3. 歇后语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运用谐音、反义、夸张等手法,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某种意思或情感。
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让人们在听到这个歇后语时会产生一种诙谐的感觉,增加了交流的乐趣。
有哪些形容“白忙活”的歇后语
1、赔了夫人又折兵。
2、偷鸡不成蚀把米。
3、猴子捞月 白忙活。
4、竹篮打水一场空。
5、瞎子点灯白费蜡。
6、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7、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1、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
白忙活的歇后语
是正确的因为“白忙活”本身就是一种拟声词,用来形容干了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而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而歇后语是一种具有幽默性语言表达形式,通常以两个部分组成,前半句常常是一个疑问句或陈述句,后半句是答案或结束语。
因此,“白忙活的”完美地符合歇后语的表述规则,被加以流行和传扬。
延伸来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歇后语来表达和加强某些观点的逻辑性或幽默性,可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方式。
关于白忙活的歇后语有很多:
1、猴子捞月——白忙活
2、鸡孵鸭子——白忙活
3、鸭子孵鸡——白忙活
4、鸭子抱鸡——白忙活
5、鸭子孵小鸡——白忙活
6、东沟摸鱼西沟放生——白忙活
形容做事白花费了心思可以用上哪句歇后语
"费力不讨好"。
1. “费力”说明做某件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
2. “不讨好”说明在最终结果上做这件事情是不值得的,或者说所得到的回报是不相称的。
因此,使用“费力不讨好”这句歇后语可以形容做某件事情白白浪费了心思,但最后收益却很少。
形容做事白花费了心思的歇后语:
1、竹篮打水——一场空(枉费功)
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侧重于用的方法不合适。
2、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牛是素食动物,且食物范围很广,最喜欢吃青草,还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或果实),如水花生、红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麦苗等。劝牛不吃草就是在白费功夫。
3、瞎子点灯——白费蜡
比喻白费力气或白费心机、不起作用。因为瞎子看不到,点灯也不起作用,相当于在白费蜡烛。
4、水底捞月——白费心机
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月亮在天上,水中的是倒影,到水底下去捞月亮就是白费劲。
5、海底捞月——白费劲
什么什么白问谚语
“问路问到哑巴,白问”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问哑巴路是没有用的,因为哑巴无法用言语回答。这个歇后语引申为任何徒劳无功的行为,提醒人们要找到正确的人或途径去寻求答案或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这句歇后语来形容取经、讨教要找对人,要问知者和智者,不要去问愚者和无语者。因此,“问路问到哑巴,白问”这句歇后语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思考方法和途径,不要盲目行动,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答:最贴近的答案是: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你说的白问的谚语没有,关于问的谚语 有好多:
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2、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4、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5、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6、不能则学,不知则问。
7、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