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国航天产业在多个领域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进程。近年来,伴随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国航天领域在商业航天方面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商业航天行业产业链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上游主要为卫星制造企业,代表企业有智星空间、零重力实验室、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等;行业中游主要有卫星发射企业及地面设备制造企业;行业下游主要为卫星应用及运营企业,代表企业有航天世景、华力创痛、北斗星通及中海达等。
——产业链占市场规模比重: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应用及运营环节各占行业总规模的45%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业链中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应用及运营环节各占行业总规模的45%,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占行业总规模比重较小,分别为7%和3%。
——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制造约占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的7%,种类繁多
卫星制造约占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的7%,卫星有效载荷种类多、客户需求差异大,致使卫星种类多、数量少,难以进行批量生产,从而进一步导致卫星制造成本升高。卫星根据重量可划分为大卫星、小卫星、微小卫星、微卫星、纳卫星、皮卫星及飞卫星,商业航天多采用低成本的小卫星。广义的小卫星是指重量低于1000ka的人造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灵活、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中游卫星发射:卫星发射约占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的3%,我国航天产业主流运载火箭为化学火箭
卫星发射是连接卫星制造及卫星应用的中枢环节,卫星需搭载运载火箭发射进入轨道后才能发挥作用以产生价值。运载火箭根据能源动力可划分为化学火箭、电火箭、核能火箭、太阳能火箭等,其中化学火箭是中国航天产业主流运载火箭,化学火箭主要包括固体火箭及液体火箭。我国我国航天产业主流运载火箭为化学火箭。
——中游卫星地面设备:卫星地面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与消费设备
航天科技作为人类未来的远景平台,在60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斯波尼克一号人造卫星成功,揭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在后续美、中等国航天梦的推动下,实现了登月、空间站,探测火星,飞离太阳系等一系列宇宙探索任务。并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以及培育了大量航天领域的人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随着,航天产业的技术成熟,人才充沛,商业航天因此酝酿而生。
目前,航天商业模式方向,主要以政府外包的方式向社会航天企业购买技术服务,项目分为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发射任务等。而未来民用的商业航天,主要分为:通信,微纳卫星以及太空旅游等项目。在该领域,美国率先第一个吃螃蟹。其中,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作为商业航天的代表,与NASA展开深度合作。除此外,俄罗斯与欧盟以及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
面对千亿级美元商业航天市场,谁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有竞争,才能够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打破垄断,促进航天市场机制,激发社会高新企业经营的能力。虽然,商业局面有了,但是由于准则门槛比较严,将会对参与投标的商业航天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SpaceX公司奋斗了13后,才拿到了航天任务资格证。后来居上的公司,将同样面临诸多困难。
商业航天前景一片光明,但在资金方面投入也是非常的大。据中国蓝箭航天张昌武接受采访透露,前期研发的投入成本高达4亿元人民币,待到产品量产阶段,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扶持。商业航天公司要想解决资金问题,只能通过融资计划进行。前提需要拥有核心技术产品,比如:火箭发动机。
1.降低发射成本。
2.发展微纳卫星。
近年来,“珠海一号”、“吉林一号”等多颗民营商业卫星相继发射,航天科技集团长城公司在国际公开招标中胜出,我国商业航天活动屡获突破。国内商业航天是值得挖掘的蓝海市场。
国外比中国更早的开始商业航天,从国外商业航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统计,2015 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2464 亿美元,占全球航天经济的76%。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统计,美国与欧洲是全球商业航天市场领导者,2016 年分别进行11 次、8 次商业发射,而中国尚在起步阶段;从载荷来看,通信(占比最大,49%)、遥感(增速最快,CAGR 53%)是商业航天的两大核心应用领域。近年来,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增长强劲:2013~2016 年,SpaceX 市占率从13%提升至37%,快速崛起为全球航天新势力。
我国商业航天供需两端均有较好发展条件。1)供给端:我国航天发射、卫星制造服务行业发展顺应全球航天产业大势。一方面,据FAA 估算,长征十一号单次发射价格530 万美元/次,性价比较为突出。但是这一价格对比国外优秀企业还是较高。2013 年,SpaceX 以0.56~0.62亿美元/次的发射价格进入商业发射市场。在全球商业航天成本及商业发射价格逐年下降的新业态下,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将从研发制造、运营管理等层面减少成本。
另一方面,微纳卫星发展迅猛,这些微纳卫星技术要求偏低,则主要依靠民营企业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迎来进入航天领域的契机。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成立火箭公司,打造航天运输及商业火箭发射平台;航天科工集团亦发布五大商业航天工程计划,进军商业航天市场。此外,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蓝箭科技、
零壹空间分别发布火箭发射计划,欧比特“珠海一号”、长光卫星“吉林一号”均已成功发射。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与规范下,我国各项商业航天计划中长期前景向好。
1.可充气的空间站挂件
毕格罗航天公司打算为人类创造一个太空“驿站”。一个名为“比洛奇”空间站模块是该公司最新的产品,它像一个巨大的气球,只要充满气体就能拓展开来,成为空间站的外挂空间。一个这样的模块足足能提供330立方米的空间,相当于胶囊旅馆120个床位大小。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个“太空酒店”呢,你愿不愿意去住呢?
▲比洛奇 B330,充气型的空间站模块,可以任意搭载在成型的空间站上用来拓展空间站的用途
2.可回收型火箭和载人飞船
在过去的50年里,波音公司一直从事与空间相关的活动。目前,该公司正与NASA合作,致力于开发太空运输工具,将人类从地球运送到火星。此外,波音还正在开发一种可以直接在轨道上组装的模块空间站,可以保障人类在太空中较长时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对于该问题,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机器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文宇认为:商业航天的发展不同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领域,这个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即国家对航天产业的开放程度,还有国家能否在未来设立以商业航天定位的产业级基金;市场盈利周期比一般科技产业长,且核心技术和人才资源基本都聚集在传统航天产业链中。对于商业航天的发展来说,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已经启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4月21日,民营卫星公司天仪研究院宣布公司获得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5月23日,航天科工集团设立的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开启A轮融资,拟计划增发28.57%的股权。此外,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旗下投资管理平台哈工大机器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中国民营火箭。
中国的商业航天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从资金上,不同于国外的注资模式,我国的民营航天主要靠融资,这造成了中国的民营航天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失败就意味着之前一轮投资人的资本打了水漂,没有哪家投资公司允许反复失败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民营企业的火箭到目前一次都没有发射过。从发展时期来说,中国的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国外商业航天比国内发展早得多,例如马斯克2002年就创立了私人火箭公司SpaceX,以低成本提供火箭发射为竞争力。从估值上来说,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若出现独角兽,则在概念和市值上能达到SpaceX的水平,或是更高。
从目前航天科工与航天科技的火箭载体数量来看,未来火箭发射市场将出现较大供需缺口,这将是未来商业航天发展的重大机会。对于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来说,民营火箭公司需要制造出比传统模式更低成本的火箭以获得生存空间,通过发展开放的非核心零部件的部分产业链,通过减少为保证高可靠性而进行反复实验的过程,以降低火箭制造成本。
此外,未来商业卫星势必成为收集大数据的主流渠道,商业卫星不同于火箭的高风险,其市场的爆发几乎是肯定的。根据目前商业用途卫星发射计划,未来有超过3000颗以上的卫星将要上天。而卫星作为形成物联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覆盖区域远超过地面基础设施,布局卫星物联网将成为这一领域未来企业争夺的方向。除了商业卫星的制造以外,卫星应用的探索已经开始并将进入商业蓝海。
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还在服役吗
你想说的问题以及意思我是领会的!那就是中国为之骄傲的星际建设的设备究竟有什么用。
射电望远镜拓宽了人类社会能力的视野,可以对遥远天体的现象以及存在作出观察。有观察得出理性的判断。可以说这个判断需要长时间的信息观察基础上的判断,中国的这套装置目前世界第一。。。
射电望远镜能力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天文界所熟知并运用到科学探测上。不可避免的就是信息的采集以及采集的精度,位置对应的问题!可以说就地球在不停的旋转,固定模式的巨大天线的焦距,焦点问题就够繁琐的确定了。也就说此类望远镜必须在动态的环境中完成所谓的观察。这就要具有相应的观察束缚软件的伴随了,并且要有信息成像编辑软件。没有这些软件。再大的望远镜也只是一只可以扫视宇宙的设备,而不能够对具有课题性的宇宙远处的固定点观察。
美国也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据说好像已经成为废铁一堆。。。
所以啊!人们开辟了第二观察宇宙的窗口,太空望远镜。不得不说你的担心和忧虑是现实的!
这开始让人觉得是一种太空厄运。继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因陀螺仪故障进入安全模式之后,现在,该机构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CXO)也进入了类似的保护模式。NASA于当地时间周五宣布了这一消息,不过进入保护状态则发生在周三。
据悉,当CXO进入安全模式之后,它切换到了硬件备用单元,另外它还对其太阳能面板进行了定向以此来收集最大的阳光并还将其镜面指向了远离太阳的地方。
NASA表示,对现有数据的分析显示,进入安装模式是此类事件的常规表现,目前所有系统都在按照预期运行、科学仪器也都是安全的。现在,该机构正在调查这一模式转变的背后原因。
CXO是NASA为用X射线观测类星体、超新星和黑洞等遥远太空天体特征而设计的。这是NASA Great Observatories项目的一部分,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也都在内。
而跟哈勃一样,CXO的使用寿命也远远超过去了预期,该太空望远镜目前已经服役了19年时间,而在最初的计划中它只需要运行5年。NASA已经将CXO的最后使用期限延长到了2024年或更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CB生产国,近年来PCB市场规模如何
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PCB产值规模增长有所放缓,全年产值约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0.7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地,占全球总体PCB产业的比重超过50%。未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配套、成本等优势,中国PCB行业的市场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
印制电路板(PCB)是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电路的桥梁,作为“电子产品之母”,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是现代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
2019年中国PCB产值小幅增长
受终端需求下降、汇率贬值等影响,2019年全球PCB产值出现小幅下滑现象,而中国则是众多国家中唯一PCB产值增长的国家。2019年,中国PCB产值为329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0.73%,在全球市场占比达到53.7%。作为PCB行业的下游应用行业,手机行业近年来虽然衰退,但5G前期基础建设拉动了PCB需求。
通信电子占据主要应用市场
PCB行业下游几乎涵盖了所有电气电路产品,但手机是PCB最主要的应用出海口,在PCB下游应用市场中,通信电子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占比分别为16%和15%。
星链卫星容量
260公斤。
每一颗星链的卫星大约重260公斤,大小就像一张普通桌子的桌板,主要部件包括激光通讯设备,可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离子推进器以及4个相控阵天线。
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看过一个电影说无人机是印度人发明的是真的吗
额,那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场景,主人公做了一台多旋翼无人机到窗户边拍摄。无人机的范围很广,固定翼,多轴各种类型的,影片里面的应该是制作改装无人机而不叫发明吧,因为四轴飞行器很早以前就有人研究制作了,不管是军方还是院校研究机构,只不过是因为大疆无人机而流行起来是这几年的事,所以不是印度人发明的哦,感觉中国啥时候也能去拍一部无人机制霸全世界的电影,哈哈。
4G手机还能用到2022年吗?为什么
帆辰科技专注于科技资讯,带你遨游科技世界!
现在5G手机已经要呼之欲出了,但是很多使用4G手机的用户都是非常的疑惑,在5G手机正式出现的时候,目前使用的4G手机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那么下面和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4G手机和5G手机将会共存很长时间
先来说说什么是5G手机,其实简单的来说,5G手机就是能够使用5G网络的智能手机,而这几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需要其支持5G的处理器。
比如说现在主流的能够支持使用5G的手机,都是搭载其骁龙855处理器等还有麒麟990采用全新的9纳米工艺制程,在拥有强劲性能的同时还具有5G网络的功能。
而使用4G或者5G手机,那么需要运营商的基站所决定的,如果是三大运营商没有支持5G网络的话,那么对于即便是支持5G手机都无法进行使用。
目前的4G手机能否使用到2022年,其实这个用户不用担心,是没问题能够使用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4G手机和5G手机都是会长期共存的一种机制的,所以说不用说到2022年,即便是到2030年,也是能够使用4G手机的。
5G手机出现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用户进行更换SIM卡的,而且需要用户到运营商中更换手机SIM卡的,只需要用户直接的进行更换5G手机就可以。
就像在4G网络出现的时候,我们之前的2G网络也是能够持续使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使用的5G手机都是能够向下兼容的,比如说能够同时支持用户使用5G网络和4G网络、3G网络等。
最后,对于说用户现在使用的4G手机还能够使用多长时间,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就是即便是5G手机出现的时候,其4G网络也是能够继续使用,所以大家不必太过于担心,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一起探讨!
我认为4G手机肯定能用到2022年。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2011年3G出来,那时网速从2.5G的50K的速度打到了最快的3M速度,提升了网络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头像素,和视频的大小都得到了优化,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了,视频的码流也越来越大了,以往2.5G时传一张照片才90K,所需时间两秒左右,一段视频2M左右,所需时间30秒左右,现在一张照片5M,一段视频200M原有的2.5G传的时间太长了,因此2.5G的网络因此淘汰,不适用了。等到4G网络出来时图片像素和视频的大小也进一步提升,以前360P提升到720P,又提升到1080P,甚至蓝光,4K画质等等,所需的容量也越来越大,用3G网络传所需时间也跟不上步伐了。因此现在都普及4G网络。但是3G网络还没有被淘汰,因为一张图片我可以不选择要大的,一段视频我不选择高清的,用一般就行,不追求高质量的画面,而追求清晰流畅的画面。因此3G网络也够用,甚至流量限速后,连3G网速都达不到,大家照样用得很顺手。随着科技的越来越进步,像素高显示也越清晰但容量大小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视频越来也清晰,但编码技术也越来越先进,H265的编码技术对产生的容量对比264大不了多少,因此对网速的也曾速不大。因此在以后5G出来后4G网络也照样能够胜任网速需求。5G网络不仅提升了网络速度,将达到G的宽带,但是,最主要是普及物联网,达到物物互联的目的。因此我认为2022年后4G网络一样很普及,4G手机照样好用。
再过一周,即将迎来2020新年的钟声,跨入新世纪后的2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有个bp机或者小灵通就欢呼雀跃,谁曾想到20年后手机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2019年是5G元年,从2020年,5G商用化,新的十年即将开始,当下5G网络席卷的风暴无疑是最猛烈、最震撼的。
他有着比4G网络数倍的更快传输速度、更低的传输延迟,让大家对他的期待尤为殷切。
各大手机厂家时刻心系广大消费者,为消除大伙的疑虑,“适时”的推出了各种5G手机,让那些新换手机的朋友纠结不已,新手机扔了舍不得,不扔又担心哪天睡觉醒来,5G信号扑面而来,自己的手机却招架不住,这心情只能用当下最流行的一个字形容,“难!真难!”
然而我觉得朋友大可不必担心,细细琢磨琢磨,5G真的离我们那么近了么,我觉得未必。
一、5G网络普及需走的路还很长
2019年,有部分城市开始了5G网络的试点,让很多朋友觉得5G网络马上就要普及了。
但是看看4G网络,首批试点是在2012年,到今年2019年4G网络覆盖率又是多少了,咱不说专业数据,因为它不够直观,就说咱路过的那些偏僻的地方,那里4G信号咋样,能流畅的打荣耀、刷微博么?
5G网络由于频段更高,类似基站这些基础建设需要大量投入,试点的城市也是在特殊领域里进行的,比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这和拉个专线尝尝鲜没哈区别,现阶段只是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然而走进千家万户却为时尚早。
不用担心4g手机会被淘汰,因为现在5g才刚刚起步,还没有投入民用。况且我们日常生活对5g的需求也不是很大,4g就能完完全全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看电影打游戏的需求,甚至3g都没有什么压力,当时3G时代进入4G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担心是不是有了4G网络必须要换卡换手机才行,结果4G正式商用之后不难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那么美好,当时4G商用之后,4G信号只有部分城市,或者是小部分地区才有信号,一般的小城市或者是县级以下根本没有信号,网络基础建设也不可能一下全国覆盖,得出一个结论是,4G商用之后的几年内根本不需要换手机,所以这些根本不需担心到2022年,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谢谢!
感谢邀请。
4G手机当然能用到2022年。今年10月底,三家运营商正式宣布开启5G商用时代,但5G还没有完全普及。
一、信号覆盖没有完全覆盖。
目前全国仅有62个城市有5G信号覆盖,每个省大概仅有10000不到的5G基站,5G基站虽然运营商都在快速建设,但是5G建设的难度比4G基站高很多,成本也高很多,用电量大,覆盖面小,密度大。二、5G手机还没普及。
目前市面的5G手机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不多。市场上主流的5G手机,还是国产的华为和vivo较多,苹果手机暂时还没有5G手机。
5G手机的制式,暂时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现在主流的手机制式是NSA和SA兼容的制式。如果只支持NSA制式的,这种5G手机可能会被淘汰。
三、5G普遍应用,还需要6-7年时间。
5G应用现在还不普及,大多处于试点或者研究阶段。5G应用大多运用在物联网领域。但这些领域因受5G覆盖等因素,尚未完全做到大面应用,只处于试点阶段。
四、使用5G网络,手机不需要换号,也不需要换卡,只要换个5G手机就可以使用5G网络,5G手机也可以切换到4G网络。4G网络暂时不会退网。
感谢邀请
4G手机还能用到2022年吗?为什么?
题主问题的核心是4G手机还能用到2022年吗?为什么?即便是好好多年前的2G网络都可以使用,按照这样来推算的话4G手机用到2022年确实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经常抱怨4G网速慢了很多,到了2022年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确实不知道。虽然5G在普及,但是运营商为了让用户尽快用上5G网络,虽然发表了声明自己没有降速,而是用户增多,不过一时间哪里来的那么多4G用户呢!可见运营商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即便是可以用到2022年的时间,但是对于运营商现在都在逼迫我们向着5G靠拢,那么明年2020年呢!后年呢!4G的网速会不会一味的下降,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们如果按照现在的形势来说的话,确实用到2022年是没有问题,而且工业和信息化委也说过了,5G如果是全部大规模开始使用的话,需要6-7年的时间。
在我们现在来看,其实很多地方周围的5G还没有开始建设,比如笔者所在的郑州,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5G的基站还是很少,基本上还是需要去特定的地方,虽然运营商公布了目前套餐资费,而且也公布了5G首先普及的城市,上榜的城市确实很多,但是实际建设还需要时间,而且我们要知道这些大多数都是省会城市,而其他的一些城市,以及县城,包括我们的老家要想使用上,恐怕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这是最少的。
而且目前建设的5G组网方式基本上是NSA网络为主,而后续的SA网络建设是独立的,所有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更多的成本,所以要想真正的可以使用5G,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小结。问题的关键点其实在于运营商后期需要建设SA组网方式,但是因为成本过高,所以前期是需要回本来支持的,所有才会迫切的想让人们尽快的使用5G手机,所以即便是很多人说后期2G/3G/4G/5G共存,但是运营商的优先级肯定是5G优先,所以后续4G的网速是否还是和现在一样,这很难说。
总结:
最近这2-3年的时间,确实用4G手机也没有问题。只是说随着5G的到来,运营商是否会通过降低4G网络的速率来促使消费者尽快使用5G网络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4G网络后续可能满足不了我们的平时生活需求,你不换也得去换,即便是5G还没有全面普及。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