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意大利是怎么给德军拖后腿的
有非常大的影响,准确的来说,在二站中最强大的国家是德国,而意大利拖了德国的后腿这件事毋庸置疑,本来是挺强大的一个助力,可在关键时期意大利拖了德国的后腿,导致德国进攻时间硬生生推迟了一个月,导致德国在冰天雪地里和英国美国等国家背后支持的苏联战斗,可就算这样也生生打成平手,要是最后日本支援的话,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德国的。所以要说猪队友的话,不止是意大利,还有日本。战后日本和德国的俘虏在一起的时候,德国士兵都是完全看不起日本士兵的,认为他们是猪队友。
二哈意大利,没子弹了就投降,打法国,人家法国都投降了,还没进入其领土。
别说人家拖后腿,重在参与嘛。反正欧洲一直都这样,要是说一个整体哪还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什么事儿?
我们不是来打仗的!
我们是来吃面的~
1940年9月13日,墨索里尼发动位于北非的军事战争!意在光复罗马帝国荣光!
在元帅巴尔博的指挥下,两个集团军群向北非的英国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然而在拥有绝对兵力,装备优势下到11月14日仅仅推进了90公里!而因为补给的原因宣布暂停进攻~
同年的12月9日英集团军发动反击!在8四个师又两个旅的兵力下击败意军两个集团军群。在1941年2月11日向前推进800余公里~
这就是对比。一个被德国打的屁滚尿流的国家在北非给一个兵力,装备优于自己的国家重大打击。
同年意向德国求援。
希特勒说出绝世之言:如果意大利是敌人用五个师就可以打败他,而意大利如果是盟友你要用二十个师来保卫他!
而更可怕的是,一个作战的营级单位因为没有意大利面吃而向英军投降~
在二战后期更是倒向盟军给德国的后背捅了一刀狠狠的一刀!
作为永远的战胜国意大利,他们总是沉醉在罗马帝国的辉煌中无法自拔。近年来,意大利和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已经成为被调侃的对象,甚至有人杜撰出许多段子进行讥讽。
但是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真的像网友口中的“意呆利”,“通心粉”那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然,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远远不及德国。但纵观意大利所有的表现,并非毫无亮点。
意大利在二战时期实力并不强悍,总体实力放在欧洲也并不出众,即使在意大利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加入之前也没有忙着备战。
二战爆发之前,意大利的钢产量仅有德国的十分之一,石油仅有德国的七分之一,而煤仅有德国的四十二分之一。这样的一个二战主要参战国,总体实力甚至不如中国,想要它发挥出色的表现显然不可能。
当然,这不是意大利作战能力差的借口。但作为罗马帝国的直接继承者,意大利还是有很多军队保留了当年罗马男儿的热血,只是这些军队并非是在战场上起决定性因素的军种。
二战时期,意大利空军实力十分优越,但因意大利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很多时候无法更好的配合意大利陆军。导致意大利引以为豪的空中精锐基本没发挥最大的作用。反而是早在二战前就应该逐步淘汰的骑兵为意大利挽回了一丝尊严。
1941年6月22日凌晨,当苏联还准备看“海狮计划”的好戏时,德国突然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550万人分三路对苏西线发动突袭,德国妄想故技重施,用闪电战的手法快速占领苏联西部军队,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击垮这个庞然大物,解除后顾之忧,这次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前期作战按照计划如约进行,显然,不仅震惊了苏联,更让世界各国大吃一惊,我想当时丘吉尔听到消息后肯定仰天大笑,狂抽三支雪茄。苏联在这次突袭中损失惨重,几乎被单方面压着打,显然德国低估了苏联人的意志,更低估了严寒对德军带来的伤害,或许德国忘了苏联好歹也是工业产值世界第二的国家。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之前,德国因好朋友意大利在希腊的惨败,不得不转头支援意大利,当德军占领希腊后,此时巴巴罗萨计划不得不北推迟,因此德军没能在严寒到来之前占领莫斯科,直接导致了苏德战争的失利。显然,德国又被好朋友坑了一笔。
总体上的坑不代表全局坑,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的第四天,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跟随德军进入苏德战场,远征军中有一支拥有250年历史的意大利骑兵部队萨伏伊骑兵团,再现了当年罗马兵团的辉煌,8月24日伊斯布申斯克战斗中,这支骑兵团里的600余名骑兵从2000人的苏军背后发起猛攻,萨伏伊骑兵团以极其微小的伤亡瞬间击溃了苏军,消灭苏军两个营,击溃一个营,俘虏五百苏军。二战时期最后一次骑兵冲锋的完美胜利由意大利人完成,意大利总算多了一项吹嘘的资本。
1942年12月中旬,意大利第8兵团在顿河区被苏军包围域布下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前锋部队都灵师在Arbuzov硬是用刺刀在强大的苏军包围圈中撕开突破口。
除东线战场外,在北非意大利并非只是辅助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各种秀操作,例如当奥金莱克进行十字军战士战役时,意大利的阿里埃特装甲师先后两次在古比井地区成功阻击英军精锐第七装甲师,步兵、炮兵、装甲兵协同支援,成功守住了战略交通枢纽古比井,让英军刮目相看。
当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意大利军队差强人意的表现和他们那位自大自傲的排长墨索里尼也有关系,墨索里尼谋政水平当之无愧的高,但军事指挥能力和东方大国的常校长相差无几,和他的半个徒弟希元首更是有天壤之别。总体来看意大利确实不算德国的好队友,但也绝不是毫无用处的猪队友。起码意大利在对德军的后勤保障上还是很卖力的,时不时的还能给德军带来一点小惊喜。
意大利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非常浓郁的国家,意大利还是一个温婉绵柔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被绑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战车上,加入轴心国,是意大利人民最大的不幸。
意大利人应该去踢足球,搞艺术,谈情说爱,不应该拿着枪炮去侵略欧洲的阿尔巴尼亚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事实证明,意大利的军人实在是不会打不经打,不要说与同盟国的正规军作战,就连阿尔巴尼亚的游击队都打不过。
轴心国头子希特勒之所以要牢牢抓住墨索里尼这个基本帮不上忙而且拖后腿的小兄弟,是因为轴心国势单力薄,除了意大利就剩下小日本了。如果德国人连意大利人都拉不住,就真正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有一个段子很能够说明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如何。说是意大利在二战中最成功的战例有两个——一个是意大利参谋总部成功地将墨索里尼扣留后又被德国人救走了;一个是意大利游击队成功地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抓住后枪毙后倒吊在米兰广场了。
一部教科书级的经典二战电影
《决战斯大林格勒》是由约瑟夫·维尔斯麦尔执导,多米尼克·霍卫兹、托马斯·克莱舒曼、约哼·尼克尔等人主演的电影。1993年1月21日(德国)上映。该片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在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同时,探讨了两个受害人因战争而改变了命运的故事。
决战帝国的影片评价
战争场面极为逼真,令人看得热血沸腾,而编导也能注意细节,对每位士兵没有作脸谱化描写,比任何好莱坞大型战争片均不遑多论。
这是一部从德国人的角度进行反思的二战题材电影。德国导演约塞夫·;维尔斯迈尔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整部影片立意新颖,眼光独到,展示了空前宏大的战争画面,纷飞的炮火挟着腥风血雨,更衬托出了那些年轻士兵的渺小与无奈,同时细腻且不厌其烦地一再刻画人物的心理斗争和外在表现。影片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与饱满且富有冲击力的画面相辅相承,遥相呼应,令人震撼!
事实上,导演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战争做了深入细致的刻画,战争的残酷、心灵的扭曲、友谊的考验,均纳入导演的视野,既没有讴歌,也没有作直接的谴责,只是把发生的事情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后人对这场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战争进行深深的思考。大量难得的史实影像资料,从“蓝色计划”的策划开始实施一一突进顿河,再从顿河到伏尔加河,直到苏联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部关于二战的电影,最后几个士兵受不了长官压迫杀了他,找到一个地下室,里面有许多吃的,还有一个女的
德国电影《决战斯大林格勒》 简介:时间来到1942年的深秋,几个不久前还在温暖的海滨休整中,尽情地享受着度假乐趣的普通德军士兵,被一阵急促的军乐打破了平静,大家急忙集合,在几个人受勋以后,他们匆匆登上了一列开往苏联的列车,随部队调往了斯大林格勒前线。
此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迎接他们的将是怎样严酷的考验。两名德国士兵汉斯和洛奴还满不在乎地在火车上打赌:谁可以保住生命.......为什么德国到了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才开始总动员
战爭往往是在国家,政府及军队之间进行。再糟糕的国家与政府也知道,在战祸横行时尽可能避免民众受损(事实上不可能,如征兵,征粮等),只有当倾国力仍不能击败对手时,也会形成国家全面动员。当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及二战转折点即是如此,还有1937 年9月,蒋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时亦面临仅靠国力与国军难以抗击日军的情形,故讲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就是全民动员。
很大原因是损失过大,德国打西欧时,因为战法先进,损失极小,逐渐骄傲,形成德军不可战胜的形象,但是,对苏联作战闪电战不好使了,从战争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溃败时,已损失近两百万优秀青年,德国战前阅兵的人员所剩不多,兵员开始紧张,扩大征兵范围,。至战争快结束时,德国兵员己近枯竭,招十五岁至四十岁的上战场,希特勒还亲自接见,。由此看,多么强大的国家也禁不住连年战争。
谢谢邀请。1939年9月纳粹头子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闪击波兰。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德国军队凭训练有素的作战能力及先进的作战理念迅速击败了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由于敌对国家抵抗微弱,德军整体损失不大,根本不需要进行全国总动员。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进攻之初德军进展迅速,苏联军队溃不成军,德军很快打到莫斯科附近。由于当时有多个仆从国的军队协助德军作战,而一些被德国征服的国家(例如法国)居然还有“志愿军”到苏联战场配合德军对付苏军,所以德国在兵力上并不感到吃紧。莫斯科战役德军虽败,但并未伤筋动骨,在兵力上相对于苏军并不落下风。
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再遭重创;加上之前不久德国、意大利联军在北非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击败,法西斯轴心国颓态已现。此时苏联已经摆脱了战争初期的窘境,其兵力、战斗力及军工生产能力都得到大大恢复与加强。而英国得到美国的强力支持,可能在北非战役胜利后向南欧地区发动攻势。同时,德国的后方也开始不太稳定了,象南斯拉夫就有铁托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积极打击德国占领军,牵制了德国相当部分的兵力。
在这种形势下,原来跟随希特勒打苏联的某些仆从国开始有所动摇,它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开始出工不出力了。加上此时德国事实上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困局(和一战时一样),德国领导人和德军统帅们开始意识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苏德战场是一个大消耗的战场,苏联有充足的人力储备,人员损失了马上可以补充;德国现在既既要对付苏军,还要对付铁托游击队,同时也要随时准备应对英美联军对南欧的进攻。偏偏关键时刻仆从国军队又靠不住,导致德军兵力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有靠本国实行战争总动员,最大限度发掘本国战争潜力,才有可能支撑得下去了。
确实如此,德国直到1943年1月才开始实施战争总动员,这一阶段也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激烈的时候,被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在2月份彻底全军覆没,原来用于围歼第6集团军的数十万苏军部队也得以腾出继续向德军残破的南翼防线发起强大的进攻。当时德军在南翼只有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手里的残兵在进行抵抗,较为完整的A集团军群则正急忙从高加索地区撤退以避免陷入苏军的合围。最危机的时刻苏军先头部队已经距离罗斯托夫不到30公里了,一旦罗斯托夫丢失,德军A集团军群几十万官兵将会重蹈第6集团军的覆辙。更长远来看,苏军右翼强大的坦克部队向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一线的挺进更为致命,这意味着德军南翼的三个集团军群都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这关乎着德军整个东线的命运。
在长远的看的话,德军南翼战线的崩溃,将意味着罗马尼亚的油田也将处于苏军的进攻矛头之下,随着战争的继续,德国的主要石油来源完全依靠罗马尼亚的油田,如果失去这里,德国的战争能力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丧失,工厂将被迫停工,坦克、飞机也将没有燃料,这对于德国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到1943年东线战局的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德国的生存问题,德军必须制止在南翼的崩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损失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和四个联军集团军,整个东线的损失超过150万人,最为依赖的装甲部队的实力也降到了最低点,几乎没有完整了装甲单位了。所以无论如何德国都必须要开始战争总动员了,只有在短时间内征召大量的德国人来补充德军,并增加武器装备的产量使德军重新齐装满员,才能有可能让德国度过难关。事实上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就已经难以为继了,直到第二年的夏季攻势开始时,德军仍有一半的装甲师无法得到补充,所以经历了1942年的苦战后,德军装甲兵力已经难当大任了。
而且从1943年开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越来越大,包括希特勒本人以及许多高级将领在内的人都认为盟军将会在1943年在西线或者意大利南部发起登陆,而这些地方的防御都基本形同虚设,所以德国不得不向这些敌方投入相当的物资来建立防线并组建新的部队用于防守这些防线。所以在各条战线都急需兵力和物资补充的情况下,德军的战争总动员也不得不展开了。
谢邀请!如果没有盟军强大的后勤支持,苏联红军是极端困难的,必竟德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德军统帅部也可能认为靠现有的军力就可解决问题,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后,德统帅部才认识到靠现有的军力是不行的,只有动员全国的战争资源才有的一拼。
德军本来预计的快速击败苏联的计划,至42年年中仍未出现,又在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事中遭受巨大损失,此时德军的领导层才完全看清楚东线战局已无法以预想的方式结束了,不但必定陷入持久战,拼人力、物力的不利境地,而且美英对德国的攻击开始从空中,不久必定转向地面;从非洲转向欧洲,对德牵制、打击将逐渐致命,危急的阴影已全面笼罩着德国。此时德军战前的所有优越感和自信心受到彻底打击,不再做任何一厢情愿的计划和乐观假设了。
同时在之前的战事中,已十分清楚地告诉德军领导层,低估苏军、低估东线的艰难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错误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德国没有尽早走入总动员和战时经济。遭受重创的德军,由于人员和装备的补充严重不足,导致各军种战斗力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甚至在42年的决战地域南方集团军群,“兰色”方案开始时,所属步兵师补充率普遍不足50%,第17集团军的步兵师补充率更是低至20%左右。使后续战事更加复杂化。
1.初期的胜利骄傲自满,就是对苏联这样的大国,对美国宣战也没有想到总动员!
2.为了给本国民众信心,你看,不用总动员就能称霸欧洲,打垮社会主义苏联!短时间内打那么多战争,国民的生活也不受影响!百姓欢欣鼓舞,支持战争!
3.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损失太大,有限的生产已经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了才想到总动员!这场战役号称打断了东线德军的脊梁,还动用了法国部分部队,人员物资损失很大,美国参战也已经步入正轨按照正常水平生产已经不行了!
综上所述才开始了战争总动员!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朋友答过多次。再次简要回答如下:
第一、德国损失严重。
单是一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先后损失150万人,整整一个战略兵团全军覆没,大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被损失掉,相当于打断了希特勒的脊梁骨。德国不得不进行总动员。
第二、苏联己转入反攻,战线向靠近德国的一方转移。
希特勒明白,再不总动员,德国就要面临灾顶之灾了。因此,出于对灭亡的恐惧,不得不进行总动员,实际上是垂死挣扎的开始!
第三、对德国人民有个交待。
希特勒是靠德国人民选上去的,承诺要给予德国人民幸福生活。希特勒发动战争,也是打着为德国人民谋福祉的旗号。这次总动员,实际上是把德国人民绑上他的战车,让人民陪他把战争打到底,与他一同陪葬!
二战时,打败法西斯转折性战役是哪个
东线战场的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绝大部份部队都在东线,东线战场苏军压力之大、战争之残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不要认为战争是多么得有趣,许多敌我士兵不知道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在阵地上生不如死(尤其是纳粹),这三个战场死人是令人恐怖的,整个大战除平民外,战场将士死亡人数占了整个二战死亡人数的近35%,当然这些统计不是确切的,可能有些水分。当三个战场尾声苏军进入反攻后,德军就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反攻,所以二战转折在东线实至名归。
二战主战场是三个,一个是东线的苏德战场,一个是太平洋上的美日战场,一个是中国战场。次一级战场是非洲战场和英国及大西洋战场,最后才是西欧大陆战场。挑起二战的元凶,同时也是法西斯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德国,它是二战的头号敌人,日本次之,意大利更次之。所以,打败德国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在二战的历史来看,先欧后亚也是同盟国的一致观点。德国失败后,日本的失败就毫无悬念了。而德国最强大的就是它的陆军,它陆军的主要对手就是苏联。能够让苏联取得最后胜利的,首先是发生在蒙古地区的哈靳欣河之战,此战震慑了日本,令苏联避免了日后两面作战的局面,为日后全力击败德国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战略环境,提供了必要的兵力补充。其次是莫斯科保卫战,此战终结了纳粹德军战无不胜的“神话”,竖立了打败德国的信心,确立了可以有效击败德国的苏联军事领导集体,苏军也学习和掌握了击败德军的有效方法,并在以后的作战中不断运用。此战之后,德军己无力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只能集中兵力在一方重点方向上展开局部进攻战役,与中国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失利后,转为重点进攻相类似。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德军的重点进攻,此役后,德军基本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开始节节败退,苏联开始了全面收复国土的战略大反攻,由斯大林格勒一直推向柏林。这就是二战真正的转折!库尔斯克战役仅是德军在失败过程中的最后一搏!其失败,仅仅是时间问题。
所谓转折,准确地说应该是战略性转折,即战略进攻与战略防御的转折、转换。
二战中,由于法西斯阵营的实力被不断削弱,在丧失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之后,就再也未能重新夺回战略主动。
一、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2日)是苏德战场甚至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同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参战兵力达400万,苏德250万vs150万),当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高达200万(苏军110余万,德军80余万)。此战后,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战略反攻。
二战战场遍布全球,打败法西斯转折性战役不止一个。
一、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二战中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决战。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阿拉曼战役,英军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冲击不果敢,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使 北非战场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态势。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到了1943年,所有轴心国部队均被逐出了非洲战场,盟军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地中海。
二、斯大林格勒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重要转折点。苏德战场牵制了纳粹德国百分之八十的并力,斯大林格勒会战可以说是苏德战场的重要转折点,更是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从1939年闪击波兰掀起的纳粹德国进攻狂潮被抑制住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这场战争是残酷的,几乎是一场用鲜血堆积出来的胜利。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是好的,但它的过程鲜血淋漓得可怕。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几个大帅运筹帷幄的事,它一定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筑造的。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先后拿下了几个版图较小的国家,然而面对地府广阔的苏联,德军的进攻就显现出了吃力。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可以类比于日本对南京的攻打,它们对人民的屠杀都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斯大林格勒沦陷,然而这并不是战役的终结,而是另一场悲壮反击的开始。面对重重丧失的防御地,苏联集团军仍然没有放弃最后一丝抵抗的机会,他们在市区依然一栋楼一条街地反抗争夺着,这便是有名的巷战。市区被战火烧出了一片片废墟,苏军就是在这一片片废墟中躲避敌军但我炮火,奋勇杀敌。在指挥官崔可夫的强力抵抗下,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对斯大林和希特勒都相当重要的战争。
1941年,德军兵败莫斯科,第二年希特勒为何还敢“分兵作战”
如果说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首先孕育于其战略目标的不明确和实施过程中德国将领们与希特勒对此的分歧,那么1942年的蓝色方案的结局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莫斯科城下的失败,不在于希特勒让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2装甲集群北上、南下耽误了时间,而在于希特勒和德国的将军们忽视了自身后勤补给的短板、后备兵力的不足、苏联人的预备力量和抵抗意志,同样的错误德国人1942年重犯。
蓝色方案由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制定,1942年3月28日提交希特勒,经陆军总司令部和希特勒审核修改,在4月5日希特勒签署的第41号令中得到明确表述。蓝色方案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个进攻计划,它本身就被哈尔德复杂的分为四个部分,即蓝色1-4号,每一个阶段的胜利都为下一阶段的胜利打下基础、创造条件,预期在顿河以西消灭苏西南、南方面军主力,由此顺势南下高加索夺取油田和高加索山脉南下通道,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顿河和伏尔加河的陆桥间建立侧翼掩护阵地,夺取至阿斯特拉罕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由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以第4装甲集团军夺取沃罗涅日被希特勒视为耽误了时间和苏军战略性的撤退,7月9日希特勒拆分原应在第3阶段实施的南方集团军群为A、B 集团军群,并提前2个星期执行蓝色2号。11日德陆军总司令部调动第1、4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以米列罗沃为中心实施包围战,但苏西南方面军仅以后卫迟滞德军的进攻,大部苏军退过顿河和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溃退。
7月13日B 集团军群司令博克警告哈尔德:“在米列罗沃,德军无法消灭大批敌人!”建议德军主力应经莫罗佐夫斯克开向东方—斯大林格勒方向。陆军总司令部告知博克他的任务是南方而不是东方,同日希特勒解除博克职务,以执行命令坚决的魏克斯代替。此时以哈尔德为代表的陆军总司令部和希特勒是站在一起,以歼灭苏军主力消除南下障碍并快速夺取高加索油田为优先目标。但这造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德国将军们甩锅的最好的一个托词,什么7月斯大林格勒未设防、德军能兵不血刃的轻易夺占的言辞广为传播,蒙蔽世人。反过来说即使夺占了斯大林格勒而未能夺取高加索油田,蓝色方案算是成功吗?以次要目标为优先方向也只有德国的将军们和德粉们恬着脸哀嚎。
在莫斯科城下,德军经历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尽管如此德军的整体实力也仍在苏军之上,所以当夏季来临后希特勒才会迫不及待地开始新的一轮攻势,以一雪前耻。这次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了苏联的南部高加索地区,因为这里有他梦寐以求的石油,占领了这里,德国就不会再为石油问题犯愁,而他也将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制定了一个新的进攻计划——“蓝色行动”。
“蓝色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德军在第一阶段将以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围顿涅茨河与顿河之间的苏军主力,并将其歼灭。随后,德军将一分为二,一部将掉头南下攻占高加索,而另一部则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推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德军的分兵计划并不是完全出自于希特勒之手,当然这一计划也并非毫无道理。高加索地区位于斯大林格勒的正南方向,德军要想占领此地就需要在罗斯托夫掉头南下,这样进攻高加索油田德军的漫长侧翼就会完全暴露在苏军面前,这对德军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不分兵,“南方集团军群”就会面临两线作战的情况,集团军群司令部既要考虑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防守问题,又要考虑高加索地区的战事,这会让集团军群分散过多的精力。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分兵是必然。
德军新一轮夏季攻势的失利并不在于分兵,而在于希特勒误判了形势,更改了德军的进攻计划。在“蓝色行动”的第一阶段,德军一路高歌猛进,这让希特勒误以为苏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而将B集团军群的掩护任务改为攻占斯大林格勒。这样更改后,德军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两个,他们既要拿下高加索又要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就德军的兵力而言,他们根本不可能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在战役开始前,希特勒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问题,从盟国借来了大批军队,以帮助德军守卫顿河防线。德军分兵后,这些盟友大部分都划归了B集团军群,而这就为斯大林格勒灾难埋下了伏笔。如果B集团军群单纯执行掩护牵制任务,他们或许还能完成,但是让他们助攻变主攻那就太强人所难了,毕竟B集团军群也只有一个第6集团军可以拿得出手。
当B集团军群的攻势陷入困境后,希特勒只能让第4装甲集团军调头回援第6集团军,而这又削弱了德军在高加索方向上的力量,最终让德军在两个方向上都因缺少最后一个“师”而未能取胜。另外,由于前期进展顺利,希特勒还将原本参加“蓝色行动”的第11集团军调离了南线,如果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留在高加索的话,德军也未必会败得如此之惨。所以说,德军分兵作战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主次”不分那就成了大问题!
1941年拿下基辅和列宁格勒这两个资本重地,希特勒对资本很垂青。此次“分兵作战”致使进攻莫斯科被拖入了酷寒的冬季,德军在雪窖冰天中被苏军打得损失惨痛,不能不吞下这一失败的苦果。
1942年夏日,德军照旧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军事成功,希特勒又想入非非,由A团体军群向高加索挺进,B团体军群进攻斯大林格勒。随后希特勒第三次想入非非,因为希特勒太想获得高加索的油田了,竟号令离斯大林格勒不远的第四装甲团体军南下支援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团体军去占据高加索。如许一来,攻占斯大林格勒就意味着得延迟了。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因为苏军未能完全退却终了,还没有成立起有用的防御,再加上退却到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气焰降低,一路奔走体力耗损庞大。。若此时希特勒命令第四装甲团体军和第六团体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定可兵不血刃的拿下斯大林格勒。
其实相比于1941年的德军作战行动,德军在1942年的进攻已经算是集中兵力了,德军没有能力恢复到第一年入侵时的实力,自然也就无法像之前那样发起全面的进攻,为了集中兵力德军将作战范围限定在了南方,而在中央和北方则转入了战略防御,以尽可能节省出兵力用于南方的进攻作战。在大的战略上来看,德军1942年可以算作是一场颇具重点的进攻,所有可用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南方集团军群中,还是符合集中兵力的基本原则的。
1942年的德军战略目标限定在了南方的高加索地区,德军暂时放弃了对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夺取,不再做不切实际的全面进攻,而是分阶段的夺取上述目标,显然德军已经在第一年的进攻中吸取了教训。但是仅仅一个高加索地区就让德军伤透了脑筋,它距离德军的战线实在是太远了,而且是在苏联的最南边,这意味着德军主力在向高加索进军时将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漫长的侧翼(左翼),而极易遭到从莫斯科赶来的苏军主力的打击,德军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军队用于侧翼的掩护上,这无疑将削弱德军的进攻力量,德军制定的“蓝色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德军的进攻行动和其实力向匹配。
鉴于掩护战线的漫长,避免出现德军主力进入高加索时侧翼遭到苏军强大的进攻的有效方法就是使苏军失去大规模反击的能力,这就要求德军一开始的进攻就必须大量的歼灭南方的苏军,击败或者重创从莫斯科赶来的战略预备队,只有在给予苏军重击后德军才能放心的移兵高加索。所以德军作战计划中一开始就实施规模宏大的钳形攻势,在歼灭位于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南翼苏军主力后,才开始转向高加索。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德军的进攻速度虽然依旧迅猛,但是却没有合围住大量的苏军,苏军虽然一直在撤退中,甚至局部地区发生了崩溃,但是总体上南翼苏军并没有遭到歼灭,德军不停的推进反而使自己的兵力变得分散,在接下来的决战中处于劣势。
希特勒对原有的作战方案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他认为德军主力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全力进攻并不能捕捉到苏军的主力,反而会延误对高加索的进攻,使苏军有时间加强高加索方向的防御,这在兵力和时间上是巨大的浪费。他决定提前开始进军高加索的行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作战由第6集团军执行已经足够了,于是德军犯了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分兵错误,这个错误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显露出来,只不过希特勒不愿意承认罢了。第6集团军在顿河大亚湾部遭到苏军顽强的抵抗,已经转向高加索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不得不再次折返回来加入到向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进攻部队这种来回的重复部署已经预示出德军在战略上的严重失误,只不过德军最高统帅部里已经没有精通战略的将领存在了,博克、李斯特、哈尔德相继遭到解职,新上任的年轻指挥官无法在战略上对希特勒施加影响,结果他们同时在距离目标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无法走完这最后一程,饱尝兵力不足的痛苦,而希特勒也无能为力,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前线,作战任务再次大大超出了德军的能力范围,1942年的德军不具备在两个方向上保持进攻作战的能力。
1942年,德军南线与苏军激战,可是中路与北路德军干什么去了?你怎么看
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可以简单分为三部分:
南方集团军群直指乌克兰,夺取基辅和顿巴斯粮食煤炭,然后是南高加索的石油。
中央集团军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占领苏联首都。
北方集团军群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白俄罗斯,摧毁列宁格勒。
这其中南方集团军群下辖61个师,中路集团军55个师,北方集团军群只有29个师。
从兵力配置上看,希特勒对苏联南部最为重视,北部最为轻视。
但这不代表北方不重要。列宁格勒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是苏联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苏联北方的商业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还是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攻占列宁格勒,可以控制整个波罗的海,取得芬兰军队的支援,而瑞典的铁矿沙就此可以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希特勒在战役开始前高呼:
但看似简单的列宁格勒,却成为二战最为惨烈的修罗场。
1941年9月8号,德军彻底切断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开启了持续九百天的围城。
对苏作战打到第二年,攻占一个国家的首都虽然政治意义很大,但是对于苏德双方尤其是德军来说,还是现实一点的好,虽然德军数量庞大,武器精良,但是"台风"行动集德军全部精锐都没能肯下莫斯科,如果42年在一味地加强中央进攻,很有可能出现南北两翼弱化而给了苏军侧击的可能。德国虽然占有大部分的欧洲,但是主要的油田就一个罗马尼亚,铁矿石还依赖瑞典,其他煤炭,橡胶等军工所需原料随着战争的进程还是很紧张的。
我们在来看看南线苏联,高加索的石油,巴库的粮食,顿涅茨克丰富的矿产,这些无疑是非常诱人的蛋糕,如果德军占领了这些地方,德国的装甲部队就会拥有充足的油料一路狂奔在苏俄的大草原上,如果有了这些原料德国的军工也许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且从地缘来看,打下克里米亚半岛夺取塞瓦斯托波尔之后,德军已经拥有了黑海的部分水域,往南就是土耳其,鬼知道纳粹和土耳其有没有私下里的接触,我之前所看到的资料是"土耳其表示一旦德军打下斯大林格勒,土耳其会加入轴心国参战。"
综上吧,南线实际可以的利益要远大于中央和北方,丢了莫斯科,首都可以搬家到叶卡捷堡等任何地方,但是资源是死的,有了资源就可以支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