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最适合和家人一起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与家人一起旅行,建议自由行,行程不会很密集,玩下来也轻松。关于适合全家出游的目的地,无论是带着父母还是孩子,下面这几个地方都非常合适。
一、北京
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交通方便,非常适合与家人一起旅行。
景点:观升旗仪式—人民大会堂—博物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恭王府—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前门大街—颐缘文化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北海公园—什刹海—南锣鼓巷—烟袋斜街—护国寺—鼓楼—明十三陵—北京科技馆
整个行程下来,大约需要7天左右。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最适合回归大自然和放松身心了。
三亚是中国最南部的滨海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的旅游胜地。带家人一起看海、吃海鲜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冬天,还特别暖和。
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全年都是旅游的好时节,很适合带老人和小孩慢旅行。
大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六、厦门
适合和父母一起旅游的地方有哪些?这个很好回答,除了“红灯区”以外,其它的景点都可以!开玩笑了。
“世上有十母,十母各不同”。这个要看人下菜碟。也就是要看父母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比如,你的父母长年住在大山里,尽管黄山再美,你也不要带她们去。你是不是应该让她们去看看大海呢?
比如,你的父母长年住在农村,尽管江西婺源菜花田再美,你也不要带她们去。你是不是应该带她们去看看上海外滩呢?
比如,你的父母长年住在边疆,内蒙草原和西藏雪山再美,你也不要带她们去。你是不是应该带她们去看看首都北京呢?
比如,你的父母长年住在江南小镇,尽管周庄,乌镇,同里,西塘再美,你也不要带她们去。你是不是应该带她们去看看黑龙江雪乡呢?
谢谢!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是远山墨雨,热爱旅行,喜欢徒步。有机会、有假期时常常带父母、带孩子出去旅行,在我看来,家人一起出行,去哪里都是很美的。
带父母旅行和带孩子出行有交叉,也有些不同,但都是分为两个阶段。谈谈个人的体验。
在父母年纪不算太大、腿脚方便时,我们会带他们去稍远一些的地方,上海、安徽黄山、杭州、海南、四川、云南各地州等等,飞机、包车、自驾皆有,尽量选择一些行走难度不算太大的地方,以休闲放松为主,让父母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
随着父母年龄增长,带他们旅行就不能走得太远、时间太长,城市休闲公园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陪父母去公园走走、看看花、晒晒太阳,也是很好的体验。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多带他们出去走走,能让他们在更直观的环境下学习、认知。城市里的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野花野草、花鸟鱼虫,都是给孩子最直观的知识。
孩子长大了、也积累了一定的观察世界能力,有机会就带他们去外面走走看看,开眼界、见世面,都会在旅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重要的印迹。
和家人一起旅行是一件快乐的事,根据各自喜好、假期长短选择即可。还有那句话,家人同游,去哪里都是很美的。
主要看父母的身体情况,年龄,和爱好。如果岁数较大,就不适合太长途的旅行,会比较劳累。我推荐几个地方,比较适合带父母出行。一是普吉岛,很多退休的父母都会首选去这里,不管是团队游还是自由行都比较方便,风景好,价格不贵,有海,有大象,有异国风情,还有好吃的水果和海鲜。
二是马尔代夫。如果预算充足的话,马尔代夫适合身体较差,或者腿脚不是特别好的老人。基本就是在一个小岛上度假,比较悠闲舒适,而且绝对美到令人难以忘怀。
国内我也推荐两个地方。
一是海南,很多老人冬天都会作为候鸟去越冬。缺点是物价比较高,优点是气候宜人。还有南山寺等景点,很适合老人游玩。
二是长白山,腿脚好可以从西坡登山,腿脚不好可以从北坡走,因为北坡的游览车直接开到山顶不用走路。长白山景区管理非常好,天池也非常美。季节对了还能吃到蓝莓和树莓。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谢谢
这个问题不简单,和家人一起旅游,有老有少,自然行动不那么方便。所以有些道路不便、比较惊险的地方以及过冷过热、生存条件差、缺氧、缺水、等地方,风景再好也去不得,那只有在交通方便、购物方便、气候好、等各方面都比较舒适的地分转了。像北京故宫、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再就是看西湖,看苏洲园林等等,观赏是次要的,主要是出门轻松下,老老少少开心为好经过几天的鞍马劳顿,吃过了景点高价饮食,喧闹过后看到在家的平静,也就心满意足了!到底去哪里好还是凭个人感觉,所适应地条件也说了个大致。谢谢邀请!
《红楼梦》贾宝玉的小厮茗烟有何特点
茗烟是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人”,年轻又不谙于世故,如果不是主仆尊卑伦理道德所拘,两人的关系跟哥们也没差多少。文中写道,宝玉和黛玉两人互相表白的《会真记》,就是茗烟揣摩着宝玉平时的习性奉承宝玉偷买的。宝玉祭拜金钏只吩咐茗烟一人跟着,当宝玉焚香祭拜泣不成声时,茗烟有感而发,口里说“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虽不知姓名,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极聪敏极清雅的姐姐妹妹”。刘姥姥胡诌的“若玉小姐死了”的琐事也只托付茗烟去办,在别人看来有什么打紧,宝玉听了却牵肠挂肚,厉声一定要茗烟找寻。宝玉挨打,袭人也不找别人,直径拉着茗烟寻根究底。可见茗烟名为宝玉贴身小厮,实为半个知己,宝玉的心思茗烟了如指掌。当茗烟得知秦钟在学堂被别人欺负时,二话不说立马冲进去把学堂搅个天翻地覆,李贵在旁苦劝也无用。主子朋友有难,义无反顾,足见其忠心耿耿。当宝玉祭拜完金钏后,茗烟晓以大义,谣言劝解宝玉收心回家,也显示出他的乖觉聪慧。
因他年纪尚小,跟宝玉和秦钟也没差多少,平时也有按耐不住的地方,看到漂亮姑娘就起了邪念。文中写到,有一会宝玉在东府看戏,看到一半觉得太吵了,很没意思,就去瞧瞧书房中的一副美人图,不瞧还好,一瞧就长了针眼,茗烟和一个叫“万儿”的小丫头在交欢,吓得三人都不知所措。万儿匆忙逃跑,茗烟跪地求饶。宝玉借此威胁茗烟带他出府探望袭人。这种事情其实也没品行坏之说,在那之前,宝玉已和袭人行过云雨之事,秦钟和智能也相交过,只能说明那时候有风化问题,大环境下茗烟的这种事情属于适当年龄下的正常行为。反而觉得他很率真淘气。
宝玉的小厮茗烟,一眼看上去此人是宝玉贴心忠仆无疑,但细思此人,令人心惊。
文本第九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
这一回里宝玉去贾政处请安,说要念书,已经被贾政训斥了一顿。奴才李贵,无辜背锅。才刚进了学里第一天,金荣挑事,惹到宝玉秦钟,茗烟第一个生事,大闹学府。
试想,果真懂事体贴的奴才是这个样儿么?此处的茗烟,不觉得他忠心,分别是仗势欺人恶仆一名。
第十九回,宝玉在宁国府时,无意间在一个书房里撞到了小厮茗烟与一个叫卍儿的小丫头云雨。
待宝玉问其详情时,茗烟答:
和一个丫头云雨,却连她的年纪都不清楚。看看,小小年纪,何等放纵。
他不但自己放纵,而且也带歪了宝玉。
谢谢邀请!铭烟虽是贾宝玉的跟班小厮,却是贾宝玉的知己或是最懂宝玉的人了。做跟班的小厮能做成他这样,也算是和成功了!铭烟很懂贾宝玉,贾宝玉有啥不合情理的事情,铭烟都是积极协助主子。首先小书房帮主子出气打架,铭烟招呼几个上演武行一样,好不痛快。贾宝玉也很高兴,显示铭烟的机灵过人。金钏跳井死了,宝玉祭祀金钏。铭烟更是懂得贾宝玉的心思,安排去了水月庵。因为这件事,金钏死了,宝玉也被痛打一场,贾宝玉心里对金钏愧疚和自己的委屈,铭烟是懂得的。铭烟可以说是宝玉的半个知己。他做的事情都是合着贾宝玉的心思的,而这个心思,多是不合规矩的事情。比如西厢记这些当时不能读到得书,都是铭烟,这个贾宝玉的贴心小厮弄进园子的。铭烟机灵淘气,做事合着贾宝玉的心事,只是离贾政要求的好好读书,渐行渐远了。这些也不能怪小厮铭烟,他活着是为了主子的开心就行。贾宝玉挨打,连袭人,薛宝钗都要从铭烟哪里问到消息。这就说明铭烟的价值所在!
茗烟,宝玉的书童,为宝玉身边第一个得力的常随之小斯。始见于第九回。自二十四回至三十四回,改称“焙茗”,第三十九回以后,又用“茗烟”。主要情节有:第几回,受人调拨,为宝玉出气,与众顽童一起大闹学堂;第一十九回,同万二在小书房幽会,宝玉见面不责;二十三回弄来许多古今小说传奇角本给宝玉解闷,引得宝玉看入了迷;三十九回,受宝玉差遣,出城寻觅刘姥姥故事中子虚乌有的女儿塑像。四十三回,随宝玉出城私祭金钏,道出宝玉心事。
从以上回本内容看:茗烟是善于逢迎主人,又会仗势欺人,在外惹祸,绝非忠仆、义仆;如干正经事,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反叛杂种。”有脂批云:“试思宝玉之为人,岂不应有一极伶俐乖巧之小童哉!”
茗烟,首见第九回,即焙茗,老叶妈之子,宝玉贴身书僮。他年少气盛,不明事理,一出场就先演了一出大闹家塾的武戏。他并不怕得罪贾府亲戚金荣,一把揪住,出口就骂;他还洋洋得意地数落金荣姑妈。这场面经他一搅,热闹而平添了几分喜剧色彩。他也相当聪明伶俐,颇能揣度宝玉的心性,见到宝玉痴痴的心内不自在,便从外面买了许多古今小说、传奇角本之类来,引得宝玉如见珍宝。宝玉借《会真记》“妙词通戏语”,向黛玉表露了爱慕之意,这本《会真记》便是茗烟弄来的。金钏死后,他陪宝玉到郊外水仙庵后院祭奠,但又不知所祭何人,凭经验便猜度自然是“极聪明俊雅的一位姐姐”,所以在宝玉焚香施礼后,他竟能把宝玉难言之痛,说得妙趣横生。因此,他最受宝玉信用;宝玉看戏看烦了,他就悄悄地引着出外去逛;秦锺死了好久,他还替宝玉摘了莲蓬去上供;宝玉在天齐庙让王一贴开妒妇方时,连李贵都被遣走,独留下茗烟;刘姥姥信口开河讲了茗玉小姐成精的故事,他又被差去寻茗玉庙。第十九回写他和连岁数也未问的卍儿“干那警幻所训之事”,是他因受宠信而越发大胆的表现。他侍候殷勤,却受不得委屈,宝玉有时还会去“抚慰他”。他顽皮中透着可爱,大胆中渗着狡猾,是宝玉“第一得用的”小厮(第九回)。脂批云:“试思宝玉之为人,岂不应有一极伶俐乖巧之小童哉”(庚辰本第四十三回)茗烟是作者着力创造的一个重要配角人物。
墨雨人间什么时候更新
《墨雨人间》是一部连载中的网络小说,作者为雪满弓刀。根据作者在起点中文网上的更新记录,自 2020 年 1 月 1 日开更以来,该小说目前(截至 2023 年 2 月 1 日)已更新至 3600 章,平均每天更新约 10 章。具体更新时间一般为每天的上午 10 点左右。建议您关注作者的官方账号或小说更新网站,以获取最新的更新信息。
在诗词里高楼是指什么意思
高楼,即重楼,楼上楼,天上天之谓,意境高远。尤如大鹏展翅,遨游九天,又似长龙见首不见尾,云卷云飞寄.长空一角,雾里雾外显海市半楼?
古有黄鹤楼,鹳雀楼,今有岳阳楼,天香楼。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地空余黄鹤楼。照月上重楼,凭栏观北斗。楼楼有别,楼楼在心。楼藏书万卷,清风落墨雨?
楼空心虚,忘我心静。但将醉眼看疯狗,命不久矣?但将豪情付流云,任重道远无尽?
古诗词中的高楼通常被诗人赋予了一种感情和情绪,让高楼成为了自己情感的载体,反而高楼本身最初的名词意思用的就比较少了。高楼的意象在唐宋的诗词中尤为明显,在这里就简单的为大家分析一下。(全文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高楼最本质的意思,没有夹杂作者的情感,纯粹是用来形容楼之高的。如李白《宣州谢脁刘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都是把高楼当做名词解释,没有参杂个人情感。
在诗词中,高楼似乎经常与孤独相联系在一起,因为高楼在诗词中最容易引发作者的愁苦。
范仲淹在《苏幕遮》中写到:“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皎洁的月光之下,楼显得太高了,不要独自在倚靠上面,酒儒肠中,化作了思乡的泪水。
吴文英在《唐多令》中写到:“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在这首词里刻画了一位追忆一个女子的痴情主人公的形象,而主人公对高楼的态度居然是用“怕”字来形容 。本来夏季的夜晚天气有明月又凉爽,是一个好天气,最适合登楼欣赏美景。但是作者却害怕登楼 ,前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这里通过高楼的意象来表达离人的忧愁和怕见景生情的复杂情感。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高处不胜寒”,登上高楼,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更能让那些在现实中不得志的人感到伤感
同样在杨炎正的《水调歌头》中写到:“强乎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作者正是因为酒意正兴,想要登上高楼助兴,但登上高楼之后,看着眼前祖国的大好河山,酒意逐渐清醒,感慨自己不能杀敌报国,因此才有了下阕中的“乎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像古诗词中的高楼有很多。比如
1、《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唐] 冯延巳 2、《高楼夜弹筝》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唐] 常建 已折叠1条常建的查询结果 3、《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 高楼一何绮,素月复流明。重轩望不极,馀晖揽讵盈。镜华当牖照,钩影隔帘生。逆愁异尊酒,对此难为情。第三... [唐] 杨濬 4、《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 [唐] 杜甫 5、《明月照高楼》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卓午... [唐] 黄滔 6、《相和歌辞·明月照高楼》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倘未涸,妾泪终不干。君若... [唐] 雍陶 7、《高楼》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唐] 于武陵 8、《高楼》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这些古诗词中的高楼一方面泛指高楼,一方面指登高!有的寓意指仰望。
像李白的诗词,《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一方面的高楼寓意指敬仰意思。
古诗中的高楼起初虽然是写实,但实际上带了一些失意或哀伤的属性。
比如《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说的是高楼之下传出了悲伤的琴声“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而汉乐府中也有一首《别诗》“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同样是伤悲。后来“明月照高楼”成为了相和歌辞中的一部分。后世的诗人经常以“明月照高楼”为题来拟写古乐府风格的诗赋。比如曹植,比如萧衍,比如黄滔,比如李适等。
我们应当可以相信,乐府诗歌应当是写实的,乐府诗里的“高楼”指的就是高高的楼阁无疑,但是在乐府成为里程碑之后,这个高楼就变成了一个诗歌意象,这个意象传达的就是悲伤和失意。
比如东坡《南乡子》“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说的得年华老去,归期沓然。
比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说的是流离他乡,家国频悲。
比如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人间离恨,有情无缘。
比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看似豪迈,可转折到最后依然是销愁和不称意。
比如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虽是信笔而为,应酬之作,却也是不离一个愁字。
我们可以这样断定,不论是乐府,还是古诗十九首,里面所许多“实物”后来都变成了“典故”,具备的诗歌的意象。比如用南枝形容故乡,比如用红粉形容佳人,比如用涉江形容求索,比如用莬丝形容妻子。比如用鱼书来形容私密信件。
实际上,诗词中的“高楼”也并不仅仅是指悲伤失意,也指普通的阁楼,有时指女子的居所,有时指会客用房间,有时仅仅是指很高的楼。
古诗中的高楼,其寓意根据诗歌的内容而不同,有的寓意为权利,王权,有的寓意为伤心思念之地,有的表示仰望,有的寓意为神祗。
例如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敬仰的意思;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里的小楼,则表示思念之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再比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里的小楼,则指闲适之处。而“西楼”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如李清照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等等。
总之,高楼有登高时视野开阔,可以远望之意。其意因诗的意境而言,故意思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