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这个问题很不好答啊!金陵十二钗,我可以说个个都喜欢嘛,尤其是黛玉宝钗,在我心里简直就是最优秀的人了。虽然我不喜欢元妃赐婚这个情节,可是她也是非常可怜嘛!她为家族,牺牲了青春,而且似乎也就这点儿不好了。
剩下的三春都是非常可怜的人,尤其是迎春,简直是太懦弱无能了,可是生在那样的家族也由不得她啊,特别是她是最无辜的,几乎没有害过任何人。
李纨这个人,虽然大家都说她应该在贾家败落之后,应该出手相助,可是想想她孤儿寡母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很不错的了。
或者凤姐是大家最该恨的,因为她整死了不少人命,比如无辜的金哥,尤二姐,如果不是她那么作,那么贪财,可能贾府不会死的那么快。可是她接人待物的手段,实在值得大家学习啊。巧姐本来就是个孩子,她应该是最可怜的人了。
这时候只剩下湘云,秦可卿,妙玉了。湘云不要说是最可怜的人了,她无父无母,跟着叔叔家过活还要做活计,实在可怜啊!秦可卿死的不明不白的,可能真的是被贾珍逼死的,尤其是死时还给凤姐托梦,实在是为贾家操碎了心。最后一个可厌的人就只剩下妙玉了。
我不知道她家里到底是怎么样的豪富,怎样的洁癖,眼高于顶。口口声声不愿依附豪门,却又被贾家接了进来。一生的清高,不容得其他人,觉得别人都是肮脏可厌的,可是最后还不是美玉终究落泥潭?
所以她是我最不喜欢的人了,因为她身在佛门却没有一点恕人之心,太过于矫情了。
谢谢悟空的邀请。我还是得说我最不喜欢李纨。总觉得她并没有真的心如槁灰,她看到凤姐也还是有妒意,在贾母面前也有心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她平时陪着小姐妹读书,做针线,可是并不觉得她真心心疼哪位妹妹。如果只是贪财,敛财,曹公对她的判词和曲词就不会写到她损阴鸷的地步。十二钗她居然排最后甚至在巧姐之后,应该也可以说明问题了。
红楼梦中我最不喜欢的人是邢夫人,作为贾赦的夫人,贾府的长媳,原本地位与身份只在贾母之下,无人能比。
可是,邢夫人因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根本撑不起与身份匹配的体面和尊严。
在贾府,贾母不喜她,贾赦也不尊重她,儿子贾琏与儿媳王西凤与王夫人走的更近,与她不亲。
这一切,与她做事无原则,无立场有关。
她对庶女迎春不能尽母亲之责给予庇护和关照,任凭贪财的贾赦将女儿推入狼窝,在女婿欺凌之下早亡;任凭荒诞的贾赦不停的纳妾,既便贾赦盯上贾母的丫头平儿,她也不劝阻一声,而是屁颠屁颠的去当说客,最后弄了个没脸;对待自己的侄女邢蚰蜒也极为刻薄;在亲孙女巧儿险被拐卖外番为妾时也没一点祖母的担当和慈悲。
总之,邢夫人的懦弱,刻薄,自私和愚蠢注定她的结局一定是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金陵十二钗"中,最不喜欢的是李纨。
一、表里不一。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李纨是一个将情感深藏在心底中的虚伪人物。书中一开始说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但李纨真的是罕言寡语,一味沉默吗?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原文: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一气呵成的一段话,有理有据,绝不容对方半点反驳,竟出自于这位”大嫂子“的嘴里。口才比王熙凤还泼辣,稳、准、狠,一针见血,见血封喉。
表面心如止水,不参与任何矛盾冲突,不闻不问。却会莫名的"可厌妙玉为人。"岂不怪哉?
二、自私。
《红楼梦》中,李纨看似与世无争,她的收入是多少,王熙凤帮众人算得很清楚;李纨与王夫人的婆媳关系、与众姊妹们的关系都是维护表面。其实,对利益,对周围的一切,她一点儿也没有甘心。因为她的寡妇身份。这实在是对"竹篱茅舍自甘心"的一个绝妙讽刺。即使将来”母以子贵“,”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 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转眼间”昏惨惨黄泉路近“,最终”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金陵十二钗"共属"薄命司"中人,李纨的命运,既有其不幸的婚姻所致,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缺乏同情心,不帮助人,也没人同情帮助。对贾母王夫人众姊妹,都没有多少亲情。"槁木死灰"最终也落得"枉与他人作笑谈"。
重温经典《红楼梦》
谢悟空之邀。在洋洋大观的一部红楼梦巨著中,人物众多,形形色色。而作者重墨刻画的人物,却特点鲜明、入木三分。据说,这部小说中出现的包括文中提到的人物,共有九百多名。人物牵涉之广,心理活动剖析之细,为同类文学作品中所罕见。与现实生活中的众生一样,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在曹公的笔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喜怒哀乐、恍若眼前。要说不喜欢其中的谁,还真有几个,这其中,袭人当属前一。花气袭人?这袭人之名为宝玉所赐,她本姓花,改作袭人,是否歧义,恐宝玉始料未及的。自贾母安排袭人看护宝玉起居、且和宝玉有肌肤之亲后,那袭人一心只想着服伺宝玉、何时能得到妾之名份。事儿到此本来很好,顺其发展就是了,可惜不是。那袭人性儿猴急,对宝玉倒是尽心尽责,也未逾规。之所以讨厌她是因其私心太重,仅此倒也罢了,她错就错在打小报告、不惜诋毁她人、一切都得为达到她的目标让路。这样子为人也就过了。最后,天不假其便,宝玉娶宝钗后出家,她也被迫嫁给了蒋玉涵。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的金陵十二钗,她们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 、秦可卿。在金陵十二钗中,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王熙凤这个凤辣子。其理由如下:
我认为王熙凤在金陵十二钗中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人物,而并不是普通的管家婆,在她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弄权。她不仅是一手抓权,而且还是一手抓钱。在曹公的笔下,王熙凤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而是当时那种最贪婪的剥削者,虽然王熙凤恶贯满盈,残忍阴毒,但是却不可否认其手段之恶劣。而王熙凤又工于心计,曹公用浓墨重彩地描写她的典型的艺术形象,肯定有他的道理。在容国府,贾母称其为“凤辣子”,可见她的政治手腕工于心计。
王熙凤为人是两面三刀,辣手摧花,伤人性命,对于王熙凤的种种做法,我本人作为《红楼梦》的读者,对于这个凤辣子实在难以忍受的……
金陵十二钗的女子,个个可悲可叹,令人同情,也令人伤怀。还真说不上不喜欢谁。可是,我要说没有我不喜欢的,一定会有一堆喷子在下面留言说没有不喜欢的,你答什么题。所以,为了切题,真正要我挑一个不太喜欢的,那我在挑无可挑的情况下,就挑迎春吧。
迎春的命运在十二钗中算是很惨的。在贾府里当小姐时,哥嫂也不待见她,后妈邢夫人就更谈不上对她好,除了动不动就说她,从来没有感到邢夫人给过迎春一丝的温暖,反倒是赵姨娘和探春间吵吵闹闹的,还感觉一丝母女之间的烟火气。迎春好歹父亲是亲生的吧,却又生生地为了五千两银子把她给卖了,最后让她落得个“误嫁中山狼”被折磨至死的凄惨结局。
我们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迎春的凄凉命运一半来自于她的亲人,另一半也来自于她自己的性格。正像邢夫人说她的那样,迎春的母亲不管什么地方都比赵姨娘强,按理说她应该比三丫头深得重视才是,可是,迎春哪儿哪儿都不如探春。不争,在有的人来说是超然世外,而在有的人却是懦弱的代名词。
黛玉说迎春“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是因为善良懦弱的迎春看不到那虎狼的凶险?还是她对此就是抱着坐以待毙的姿态被动地等待那未知的结果,一切只能听凭宿命的安排?我想可能更多的是后者,而最终这种被动的等待,彻底让她的人生充满了灰色调,从来没有靓丽过。
可怜!可悲!可叹!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为什么《红楼梦》里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在大观园受到王熙凤的款待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只是客气的招待,没有投入感情,刘姥姥不过是一个来打秋风的贫婆子,王熙凤尽管家的职责,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还有零钱让她雇车回家。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是来报恩的,带来了新鲜的土特产给贾府人尝鲜。这次来贾府,让王熙凤另眼相待,留刘姥姥住一晚再走,如果没有贾母的话,第二天刘姥姥就回家了。也许凤姐还会给刘姥姥点银子,但绝不会特意招待她。 贾母听到凤姐的话,就说她正想找一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于是刘姥姥的好运来了。 刘姥姥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乡下老太太👵,她说的话,非常讨贾母喜欢。 刘姥姥说话幽默风趣,在贾府这些太太小姐面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这些在城里的少爷小姐们听了这些闻所未闻的乡间趣事,乐得合不拢嘴。 王熙凤见大家都喜欢,决定饭后,让刘姥姥再来陪贾母聊天。 刘姥姥不负凤姐的希望,让贾母非常开心😄,贾母邀请刘姥姥第二天去逛逛大观园。 在大观园,刘姥姥得到了款待。 看到了画上的景致,吃了从来没有吃过的菜和点心。 虽然鸳鸯和凤姐捉弄了刘姥姥,刘姥姥心领神会,通过自黑,来哄老太太和小姐少爷的开心^_^。 刘姥姥的到来,令大观园姐妹开心了好久。 刘姥姥临走,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送刘姥姥礼物🎁和银子。 通过大观园的表现,凤姐对刘姥姥刮目相看,刘姥姥的智慧征服了凤姐,她推心置腹的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刘姥姥,说女儿的生日不好,怕女儿不好养活,诚恳的请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字。二人成了忘年交。 善良的刘姥姥,始终牢记着凤姐的友谊。巧姐被卖,刘姥姥竭尽全力救助,给了巧姐一个虽贫寒,却安稳,幸福的家。 当然凤姐款待刘姥姥时,并没有想到要汇报,她只是单纯的喜欢刘姥姥,所以帮助了刘姥姥。 作者:润杨阆苑,与您共同探讨《红楼梦》话题,欢迎关注!欢迎留言转发!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是找到周瑞家的引路,悄悄见的王熙凤,彼时王夫人称有事并未接见,仅仅告诉王熙凤刘姥姥女婿与自家连宗的关系,让其裁夺。刘姥姥因初次亲眼见到钟鸣鼎食之家,又因有事求人,故而扭扭妮妮,言语粗鄙,表现得不容乐观,王熙凤也不过已二十两随便打发了。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她的来意与之前一次打秋风完全不同,行为举止大方了许多。因为上回收到王熙凤给的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回家后置办了田地,此次收成较往年丰盛,头一起摘下的尖儿都留着回馈姑娘们。因为是来回礼的,刘姥姥的底气多少大了许多,说话也大方得体,巧的是周瑞家的在回王熙凤时,被一边的贾母听到了,一时兴起便叫刘姥姥说话。
经过一番言谈,两位老人甚是投缘,贾母处深庭大院多时,平日里锦衣玉食惯了,所见之物,所见之人,都与刘姥姥天壤之别,贾母对外面的世界甚感兴趣,刘姥姥也不遗余力的顺从,投其所好。贾母和一旁的公子小姐们哪里听过那么奇妙的农村故事?个个都听呆了。
贾母对刘姥姥满意,才是她能被王熙凤款待的主要原因。
王熙凤从来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主,我们知道她比较有好感的是黛玉、湘云、探春这些快言快语的女孩,而袭人自然与这些性格相去甚远,甚至是宝钗一样的“一问摇头三不知”之人。但是因为王夫人对袭人表现出好感,凤姐也可以假装附和,更有后来袭人母亲病重回去探亲时,在王夫人吩咐酌情办理的情况下,将袭人包装成了贵妇省亲,严重超越袭人应该有的待遇。
这都是为了讨好、附和上级所为。
其次,如何对待一个穷亲戚,是衡量一个贵族素质的标准之一。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平日里审时度势,八面玲珑,既然刘姥姥如此深受贾母喜爱,为何不多留几日大家一块乐呵?如果被外面亲友知道还能显得自家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实力加口碑,作为女管家的王熙凤,自然也被众人点赞。
再次,借此挽回自己的口碑。
王熙凤在下人口中风评堪忧,以贾琏小斯兴儿为例,称凤姐是个“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众婆子在凤姐面前都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一声,皆是因为惧怕的缘故。而借携带刘姥姥取乐几日,便可以相对增加自己的亲和力,改变下人对自己的偏见,也是有利于日后事务管理。
当然,刘姥姥能受到此等款待,也是离不开自己愿意自黑、灵活变通、机智大方的缘故。
声明一下,刘姥姥算不得王熙凤的正经亲戚,他们只不过是"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也不大走动″。王熙凤款待刘姥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姥姥出现了时机巧。刘姥姥二到贾府时,锦衣玉食的贾母正百无聊赖,想找一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刘姥姥就是那一个在对的时间出现了的对的人。
二,刘姥姥合了贾母的心。留姥姥虽然是一个乡下农妇,却有些见识,又会察言观色。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哄得贾母和哥儿姐儿们都爱听。
三,贾母要借刘姥姥寻找幸福感。人常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贾母饱食终日,虽然有孙男娣女膝下承欢。,又有婆子丫环伺候周到,儿媳孙媳经常陪伴,仍然感到空虚无聊,留姥姥的到来,让她体验了一把高高在上的感觉,为了让这种幸福感延长一点儿,他又领着刘姥姥参观了大观园,在大观园宴请了刘姥姥。
四,刘姥姥为王熙凤等人提供了一个讨好贾母的方式。王熙凤鸳鸯等人见贾母比寻常日子高兴,她们便想着法子让刘姥姥出洋相。他们对刘姥姥的款待,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捉弄,他们就是在刘姥姥的花样翻新,丑态百出中寻找了快乐。
首先,凤姐压根儿没把刘姥姥当正经亲戚招待。刘姥姥进大观园,明明是她第二次来荣国府。她第一次来,是在第六回。凤姐怎么招待的呢?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
看见没?也就是随手给了20两,一句多余的话没有,赶快打辆车回家。这完全是应付打秋风的穷亲戚。
其次,为什么刘姥姥第二次会得到高规格的招待呢?原著里也写的明白,在第三十九回:
“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这也罢了,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因为刘姥姥成功引起了贾府实际最高权力者——贾母的兴趣,所以得到了上至王夫人、凤姐,下至众丫鬟婆子的重视。无论心里多看不起,都要表现出自己怜贫惜弱的一面来。不过也可以看出,一开始就对刘姥姥客客气气的平儿是真善良,自始至终鄙夷她的妙玉、林黛玉是真性情。
眼熟不眼熟?刺激不刺激?不过是刻在骨子里的权力密码而已。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两次到贾府去走亲戚。
第一次去是因为家中拮据,无奈只好去贾府里“打秋风”,也就是求贾府施舍些银钱。
第二次去是年景见好,给贾府送一些瓜蔬野味,略表谢意。两次去贾府,刘姥姥都都没吃吃闭门羹,皆是有所获。第二次可以说是满载而归。那么,对于像刘姥姥这样毫无利用价值的穷亲戚,为什么会受到势力的王熙凤的款待?王熙凤为什么对他那么好?
一是碍于情面。按照红楼梦第六回的交代,王熙凤与刘姥姥之间的关系是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真是远的不能再远了。刘姥姥的女儿是王熙凤祖父生前连宗认的一个干侄子的儿媳妇,这种关系说起来都拗口的很,若是要论起来已经是远的没边儿了。
况且,王熙凤与刘姥姥根本就没有见过面,凤姐是通过周瑞家的才知道刘姥姥的来历:“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但是,虽然是远了点儿,但毕竟还是亲戚,况且是娘家祖上的亲戚,王熙凤多少是要顾点儿情面的。
二是受于虚荣。姜还是老的辣。刘姥姥是一个久经世故的农村老大娘。在第三十九回中有云: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
第一次见到凤姐的时候,刘姥姥是对年龄足以做她女儿的凤姐一顿膜拜,先是“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又是极尽奉承:“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用书里的话说,刘姥姥能进大观园主要取决于投了贾母的缘。
周瑞家的“…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
这是贾母给了刘姥姥一个机会。但能否把握住机会还要看刘姥姥的表现。刘姥姥在随后的应答当中使出浑身解数,讨好了贾母。为自己赢得了在大观园中被王熙凤款待的机会。我们看刘姥姥的表现。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刘姥姥本身比贾母还要大的几岁,却主动给贾母行礼请安。并口称“老寿星”,这是年纪大的人最喜欢的奉承话。
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作了。”
最朴实的话,却最容易让人相信,更能打动和取信于人。只这两点,就足够取得贾母欢心。
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地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
这其实是贾母的客气。也是待客之道。主要还是刘姥姥很投贾母的缘,说话只挑干货,说的都是贾母爱听的,贾母自然愿意挽留。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
王熙凤是找准一切机会奉承伺候贾母。刘姥姥把握住了契机,王熙凤自然不会错过。在那个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招待客人,自然也是一种消遣。与其每天绞尽脑汁讨好,不如借机会搞成一个Party。既娱乐了贾母,也叫刘姥姥长了见识,又能提升自己的印象分。阖府上下也都开心一回,彰显自己领导的全面性,皆大欢喜。
所以,我们看,每一次机会出现,都要敏锐的把握住。机会一定是双方面的。刘姥姥赢得了机会。一百多两现银,大量物资到手。凤姐儿讨得贾母满心欢喜,并给自己结了一个善缘,更想不到为以后自己的女儿巧姐儿留了余庆。
喜欢本人原创作品请关注本人头条号,可看更多内容。
不请自来哈。
需要说明一点儿,刘姥姥是误闯大观园的。招待地点的选择,主要由贾母决定,并非由于刘姥姥的缘故。王熙凤款待刘姥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为了讨好贾母。作为贾家的老佛爷,贾母其实挺孤单,子孙满堂,侍女如云,却没有同龄人可以谈心。贾府中,年龄大的老妈子不少,却是下人,限于身份,很难平等地与贾母谈心。外面偶尔跑来一位有趣的乡巴佬,想来是件极为开心的事情。凤姐的安排,显然为了讨好贾母。刘姥姥再来,不是因为贾母状态不太好,觉得无趣吗?
2.为宝玉和大观园的女儿们单调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能够与大观园中接触的外人,只能是女性,而且还必须是跟贾府常见的用人下人有别,脑瓜还得灵光,会说笑。可以说,刘姥姥就满足了所有的条件。招待她,便顺理成章了。农村人的见闻,对贾府的少爷小姐来说,新鲜有趣,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刘姥姥就像活的农村画卷,在贾府内展开,不需舟车劳顿,贾家人便能感受到农家的韵味,这种“旅游”(坐游),谁能轻易放过啊?
3.凤姐想借机强化自己的威信。一个远得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一个乡下老太太,只要我凤姐愿意,就可以把她捧上天,作为贵客。凤姐招待的是刘姥姥,却是做给贾府的下人们看的,让他们意识到谁才是贾家真正的主人。
4.善待刘姥姥,部分原因在于,凤姐也有善良的一面,有些同情穷寒的农村老太太。
虽然她泼辣老到,有时还咄咄逼人,但是,对跟她接触不多、威胁不到她的乡下老太太,高高在上的她,还是很乐意做回善人的。只是,你看刘姥姥见她的过程,感觉十分漫长,等了好久,都不见人,好不容易见了,又不怎么搭腔,让刘姥姥手足无措。
5.凤姐招待刘姥姥,送了她很多东西,部分是做给外人看的。平白送给一个远房穷亲戚那么多财货,说明贾府很富有,经济状况很好,而这多少应该归功于管家的凤姐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外面的闲言碎语。
6.招待刘姥姥的花费,对贾府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对贾府的太太、少爷和姑娘们来说,山珍海味,稀松平常。刘姥姥的到来,只不过是换种方式,把之前分开享用的美味珍馐,集中起来,一起宴饮而已。
更多精彩,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